国产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-日本裸体熟妇区二区欧美-无码直播毛片久久-久久AV秘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

    當(dāng)前位置 >>  首頁 >> 科學(xué)普及 >> 科普文章

科普文章

我們吃的粽子是用什么葉兒包的?

來源: 時間:2025-06-04

端午將至,一年一度的甜咸粽子之爭又要開始啦!但你是否好奇過包裹粽子的“綠色外衣”從何而來?究竟是什么葉?

?

一、箬竹葉:粽葉中的“行家”

箬竹(Indocalamus tessellatus)禾本科箬竹屬植物,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廣大南方地區(qū)。其葉片寬大柔韌,表面光滑且自帶清香,產(chǎn)生香氣的化學(xué)物質(zhì)是“粽葉黃酮”和“粽葉多糖”。用箬葉包粽子,最早記錄見于唐代,詩人韓愈曾在首詩中寫到:“青箬裹鹽歸峒客,綠葉包飯趁虛人?!背梭柚?,該屬還有闊葉箬竹、粽巴箬竹等,它們的葉子也都是用來包粽子的好材料。


?

二、蘆葦葉:越老越是寶

蘆葦(Phragmites australis)禾本科蘆葦屬植物。蘆葦葉的身形纖細,略帶清香,包粽子的時候需要多疊幾片,包出來的粽子通常是圓錐形。但由于其葉片的韌性較差,葉片較薄,故而包粽子一定要用老葉子,不然煮粽子時很容易露餡。相比于箬竹,蘆葦?shù)牡赜蚍植几鼜V,數(shù)量更多,因此除了北方人用它包粽子,南方安徽、江蘇等地的人們也常用葦葉包粽子。蘆葦葉子的清香來自葉片中的“戊聚糖”和“薏苡素”。蘆葦葉包粽子的歷史比箬葉晚,是從明代才開始的。

?

三、荷葉:萬能“打包盒”

蓮(Nelumbo nucifera)蓮科蓮屬植物。其葉片大且圓,包裹的粽子有一股荷葉的清香。用荷葉于制作“荷葉糯米粽”“荷香糯米雞”等美食,雖非傳統(tǒng)粽子,但其清香透潤。荷葉的香味源自其中的“蓮堿”和“荷葉堿”,在增香之余,這兩種物質(zhì)還特別“喜好”油脂,也就是能吸油。

?

四、芭蕉葉:粽子做成四方塊

芭蕉(Musa basjoo)芭蕉科芭蕉屬植物。在我國的華南和西南地區(qū),尤其是云南的傣族,用芭蕉葉包粽子特別常見。芭蕉葉片碩大,使用前去除芭蕉葉中間的硬梗,將葉片裁切成大小適中的尺寸。由于其葉片相對厚實,很難包出經(jīng)典的“三角形”粽子,因而人們所見的芭蕉葉粽子,大多是略帶渾圓的四方塊。

新鮮的芭蕉葉香味并不明顯,但在蒸煮之后,淡雅香氣越發(fā)濃郁。

這是芭蕉葉中的5種“烯醇”類物質(zhì)被氧化而散發(fā)出的,這些成分還有抑菌的功效,所以云南一帶的少數(shù)民族常把食物放入煮好的芭蕉葉中,延長食物的貯存期。

?

五、毛竹筍殼:山野“豹紋粽子”

吃竹筍特別常見,用筍殼包粽子,是不是很陌生?竹筍殼,是嫩竹脫落的殼,也叫竹衣,用它來包粽子,帶著天然的竹香,用的最多的竹筍殼來自禾本科剛竹屬的毛竹(Phyllostachys edulis)。在四川、湖南、浙江等盛產(chǎn)毛竹的地區(qū),用毛竹筍殼包粽子還是很流行的。

其棕色的外衣,點綴深褐色的斑點,這些可不是霉斑,而是沉淀下來的天然色素。不過筍殼用之前需要反復(fù)清洗,以除掉毛刺。

?

六、槲樹葉:獨特的“山野居士”

槲樹(Quercus dentata)殼斗科櫟屬植物。槲樹的葉片比較大,外觀不規(guī)則但有清香。新鮮的槲樹葉含有單寧和多酚類物質(zhì),且背面有白色絨毛,在包粽子前,一定要把葉片在開水中蒸煮,再浸泡在冷水中,最后把兩個葉片表面來回輕輕對搓,這樣葉片的單寧含量會大大降低,葉片也變的光潔干凈。葉片處理好后才能填入糯米,下鍋蒸煮后,槲葉的香味滲透至糯米中,散發(fā)出一股清香。山東、山西、陜北等地有用它包粽子的習(xí)俗。



在中國,除了用以上的葉片包粽子外,還有用柊葉、菰葉、玉米葉、粽葉蘆、美人蕉葉等葉片包粽子的習(xí)俗。不同地域的粽葉各具特色,承載著獨特的地域文化與自然饋贈。